快速瀏覽

5個重點訊息

  1. ‍感官與感覺處理(或稱感覺統合)是兒童各方面發展的基礎,缺乏感官刺激可導致認知發育受損或語言發展遲緩,甚至提高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和自閉症的風險
  2. 感覺處理(或稱感覺統合)是大腦處理、整合和組織訊息的過程
  3. 兒童感官系統的發展次序:觸覺 > 前庭平衡覺 > 嗅覺和味覺 > 聽覺 > 視覺
  4. 感官統合失調是其中一種發展障礙,亦是自閉症或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表徵
  5. 父母可以跟幼兒多玩遊戲,或於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同類型的物件刺激兒童的感官發展

感官發展建立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感官是認知發展最重要的一環,嬰兒自出生起便透過感官去探索和理解世界。感覺可分為七大類別:

  • 視覺
  • 聽覺
  • 嗅覺
  • 味覺
  • 觸覺
  • 前庭覺:平衡感覺,透過內耳傳遞與重心、空間和動作相關的信息
  • 本體覺:對於身體動作、肢體位置的感覺

從環境獲得的感官刺激會促進神經元之間組成更多連結,優化大腦神經網路,往後才能有效地執行更複雜及高階的動作及思考模式(詳細看:搭建優質大腦神經網路突觸)。因此,感官發展是認知、語言、大小肌肉、社交情緒發展的基礎。例如,在開始學習語言時,寶寶必須先過濾和隔絕無關的雜音,才可處理所聽到語音。

寶寶的感官系統於母胎內已經開始發育,例如嗅覺和味覺會在妊娠第八周時萌芽。當寶寶出生時,除了視覺和本體覺外,其他的感官其實都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準備好接收不同的刺激。

感覺統合是大腦對環境訊息整合和組織的過程

當身體的感覺器官(眼、耳等)從環境中接收到不同的訊息,感覺接受器會透過神經迴路將訊息傳遞到腦部。大腦接收、整合、和理解這些訊息的過程,為之「感覺統合」,這個過程全賴神經元間的連結(突觸)。在寶寶一歲前,負責接收感官訊號的神經迴路,已經會踏入發展的巔峰(詳細看:腦部發展敏感期)。在感覺統合過程中,大腦要透過豐富的感覺經驗,做出反應與修正,從而提升其功能。良好的感官統合能力,有助寶寶更有效和準確地接收環境訊息,並與周圍的世界互動,對於學習、社交各範疇尤其重要。

brain_dev_graph


在日常生活提供多元化的感官刺激

父母可以跟寶寶多玩感官遊戲,例如:

感官統合失調是一種發展障礙,亦是自閉症或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表徵

感官統合失調(Sensory Processing Disorder)是其中一種發展障礙,並與自閉症(AS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有強烈的相關性。感統失調即大腦不能將感覺訊息整理和組織成有用的資料,這類兒童可能會對於外界的刺激過度敏感或反應不足,影響情緒、學習、自理及社交等各個方面。

過度敏感

反應不足

有感統失調的寶寶,會比較容易變得煩躁,長大時也會感到焦慮。因此,家長宜留意寶寶有否在情緒控制、身體協調、集中等方面遇上障礙,或特別好動、在平衡力、左右協調、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方面都較差等。如有,亦應儘早求醫,可能有需要接受職業治療師的感官統合治療。

參考資料:

  1. Friauf, E. & Lohmann, C. (1999). Development of auditory brainstem circuitry: Activity-dependent and activity independent processes. Cell & Tissue Research, 297, 187–195.
  2. McLaughlin, T., & O’Leary, D. D. M. (2005). Molecular gradients and development of retinotopic maps.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28(1), 32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