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nitive

感官系統介紹

快速瀏覽

  • 七種感官
  • 感官發展的重要性
  • 父母如何幫助寶寶培養感官發展

重點訊息

  1. 感官發展是認知發展基礎。
  2. 感官體驗直接影響寶寶的情緒狀態。
  3. 家長按照不同階段的感官發展需要,為寶寶安排活動

寶寶的感官發展是認知發展基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是外部感官,處理來自身體外部的資訊。前庭覺和本體覺是內部感覺,處理來自身體內部的資訊。感官系統在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提供豐富多樣的感官體驗,促進孩子對外界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培養他們對不同感官探索的興趣。

  • 視覺
    新生兒視力有限,可以感覺明暗,但分辨不到所有顏色。[1]隨著時間的推移,視力逐漸成熟,在2至4個月左右,能聚焦和追蹤移動物體;到了一歲時,深度感知逐漸發展,能夠更準確地判斷距離。
  • 聽覺
    寶寶在子宮時已經能聽見照顧者的聲音,所以從出生開始就能聽到並辨認出照顧者熟悉的聲音,容易與照顧者形成依戀關係。[2]在 4 至6 個月時,寶寶開始尋找聲音的來源;在 7 到 12 個月時,當寶寶聽到自己的名字或某人的聲音做出反應。寶寶透過聽覺接觸大量聲音和辭彙,有助於寶寶語言發展。
  • 味覺
    寶寶出生時對甜味有偏好,這是一種自然傾向,有助於鼓勵母乳餵養。當寶寶開始嘗試固體食物時,隨著探索新的味道,他們逐漸嘗試對各種口味,從而擴展味蕾。[3]
  • 嗅覺
    對新生兒而言,熟悉的氣味,尤其是照顧者的氣味,能給予他們安慰和安全感。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們的嗅覺逐漸變得敏銳,使他們能夠識別環境中不同的氣味並做出反應。[4]
  • 觸覺
    觸覺在促進親子關係和探索方面起重要作用。父母與寶寶之間的身體接觸令寶寶感受到被愛和安全感,有助於他們建立情感聯繫促進親子關係。[5]同時,寶寶通過觸覺感受以探索世界,從抓握不同物體,感受不同物體的紋理開始,逐漸發展到更複雜的互動
  • 前庭覺
    前庭覺負責平衡和空間意識,對於運動發展至關重要。任何改變寶寶的位置或輕輕搖擺、翻身的動作都會刺激前庭系統,可以更好地學習平衡和協調,為未來爬行和行走等大動作的達成奠定了基礎。
  • 本體覺
    本體覺是指對身體位置、姿勢和動作的感知,使寶寶能夠理解自己的身體在空間中的位置,識別他們的身體與環境的關係。本體感覺由肌肉、關節、筋膜中的本體感受器檢測,感受器向大腦傳遞資訊,大腦再對各種運動資訊統合處理,及時做出反應,身體各部位才能協調運作。培養良好的本體覺,促進協調和空間意識,為日後完成更複雜的動作做準備。


感官發展的重要性:

寶寶的感官發展對他們的認知、情緒、動作和語言發展都息息相關。

  • 認知發展
    寶寶通過感官系統接受外部資訊越多樣化和豐富,大腦中形成的神經連接就越多。感知經驗幫助他們建立意識、注意力和記憶,並促進思考、問題解決和學習能力的發展。
  • 情緒健康
    溫柔的撫摸、溫暖的聲音均可以讓寶寶覺得安心。這有助建立安全感,長遠對寶寶的情緒發展十分重要。
  • 大肌肉、小肌肉發展
    通過感知身體的位置、平衡和空間定位,感官體驗可以激發寶寶的好奇心,促使他們主動探索、爬行、走路等動作,從而加強肌肉控制、協調性和平衡能力。
  • 語言發展
    聽覺是語言習得的基礎,通過傾聽聲音和語言,寶寶開始學習識別和理解不同語言。同時,視覺和觸覺等感官體驗也為寶寶提供了與他人交流的機會,例如通過眼神接觸、手勢和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父母如何幫助寶寶培養感官發展:

寶寶在不同階段的感官發展需要得到父母的關注和培養。以下是針對每個階段的一些建議:

  • 0-3個月
    在寶寶出生後的頭三個月裏,他們的感覺正在迅速發展。這個階段主要是觸覺、聽覺和視覺的初體驗。

    俯臥時間(Tummy Time)
    將寶寶放在柔軟的墊子上,周圍放上不同質地的織物、高對比度的卡片和發出響聲的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力。當他們觸摸和觀察時,父母同步描述這些材料的質地和圖案,同時訓練觸覺、聽覺和刺激視覺。

  • 4-6個月
    此時寶寶協調能力有所發展,寶寶運動能力和空間意識的有所增強。

    水上遊戲:將寶寶放在有淺淺的溫水適合嬰兒使用的盆中。將橡皮鴨或泡沫形狀等浮動玩具放入水中。讓寶寶拍打水花,伸手去抓玩具,感受玩具和水的不同質地。這個活動在激發觸覺和本體感知的同時增強了手眼協調能力。

  • 7-12個月
    這一階段以增加活動能力和鼓勵探索為特點,非常適合通過遊戲來提高感官協調能力。

    感官盒子:製作填充安全材料(如米、沙子或幹豆)的感官盒子。添加各種紋理,例如柔軟的織物、塑膠玩具或光滑的石頭。鼓勵寶寶通過觸摸、擠壓甚至在容器之間轉移這些材料來探索這些紋理,從而提高觸覺感知能力。

  • 1-2歲
    此時的寶寶是充滿好奇心和富有創造力的。這個階段的重點是通過各種感官體驗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戶外漫步:讓寶寶觸摸葉子、撿拾樹枝,並探索不同的自然質地。鼓勵他們描述事物的觸感,培養對戶外探索和熱愛。

    幼兒烘焙:讓你寶寶參與烘焙活動。他們可以幫助攪拌、揉捏和塑造麵團,從而鍛煉他們的觸覺感官。烘焙時散發出的美妙香氣也會刺激他們的嗅覺感受,創造出多重感官體驗。

    以上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活動旨在與每個年齡階段的感官發展目標相吻合,以有趣和引人入勝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和感覺意識。


參考資料:

  1.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 Newborn Senses.
  2. Marx V, Nagy E. Fetal Behavioural Responses to Maternal Voice and Touch.
  3. Lipchock S, Reed D, Mennella J. The gustatory and olfactory systems during infancy: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feeding behaviors in the high-risk neonate.
  4. Vaglio S. Chemical communication and mother-infant recognition. Communicative and Integrative Biology.
  5. Sehgal A, Nitzan I, Jayawickreme N, Menahem S. Impact of Skin-to-Skin Parent-Infant Care on Preterm Circulatory Physiology.


相關文章

認知發展

認知發展影響我們如何感知、思考和理解我們身處的世界。

自我身體意識

寶寶形成自我身體意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代表著嬰兒開始感知自己的身體存在,與未來感官發展息息相關。

物體恆存

在嬰兒成長並發展感知能力的過程中,「物體恆存」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所謂的「物體恆存」,是瑞士著名認知心理學家 Jean Piaget 提出的一個專有名詞,描述嬰兒開始意識到「即使東西不在眼前,但知道它仍然存在,而不是沒有了」的情況。這種概念普遍在嬰兒六、七個月大時開始萌芽。

空間概念

空間概念是對物體、位置、方向和距離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執行能力

執行能力是指我們計劃、專注、記憶、和完成不同任務的能力。

分類及組織能力 

分類及組織能力為寶寶日後發展的認知能力立下良好的根基

專注力發展

專注力對寶寶的學習及思維能力尤其重要。

跟隨指令

寶寶的執行能力隨年紀增長逐步發展。

好奇心

探索力及好奇心(Curiosity)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是驅使我們不斷學習、保持向前、主動獲取新知識及技能的原動力。 孩子自出生以來,便會透過不同的行為去探索這個新奇、陌生的世界。以 1 - 5 歲孩子為例,他們與成年人溝通時,會不斷發問,在一小時會更發問多達107條問題[1],這就是好奇心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