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nitive

執行功能

分享到

快速瀏覽

重點訊息

  1. 「EF」執行功能比起「IQ」智商更影響寶寶的學習表現
  2. 「EF」協助我們進行需要仔細計劃和決策的目標導向行為,並有三大範疇:抑制控制、工作記憶、與認知靈活性
  3. 後天培育左右著「EF」的發展

IQ越高代表成就越高?「EF」才是成功關鍵

相信大部份父母都希望寶寶可以更聰明,不過,越聰明的寶寶是否就越容易成功?以往我們只以為IQ (智商) 最重要,要讀書讀得好,或多或少都取決於寶寶的IQ。然而,近年有不少科學研究都顛覆這種「IQ至上論」。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Adele Diamond指出,「EF」比「IQ」更能影響寶寶的學習表現 [1]。那麼,究竟「EF」是甚麼呢?

「EF」的重要性

在科學育兒中,前額葉皮質 (prefrontal cortex) 的發展越來越受重視,而其最為人所知的功能就是「EF」。EF全名為Executive Function,即是執行功能——是我們計劃、專注、記憶、和完成不同任務的能力。EF協助我們進行需要仔細計劃和決策的目標導向行為,可說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


為甚麼有些寶寶沒有那麼容易分心?為甚麼有些寶寶有「拖延症」?寶寶的問題行為,很大機會是反映出他們的執行功能EF不足。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把EF形容為繁忙機場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需要同時管理多條跑道上的飛機,確保飛機順利安全地升降。也就是說,EF是大腦不可或缺的能力,讓人在面對外界干擾時而不被影響、劃分工作的優先順序、計劃及實踐目標、控制衝動 [2]。


換句話說,寶寶IQ再高也有機會讀不成書,因為若寶寶EF低,他們很容易分心,不能坐定定專注溫習,成績自然較差。

相反,EF高的寶寶有能力抗拒外間的誘惑,專注學習下成效自然較好。

「EF」的三大範疇

EF包含多個複雜的認知過程,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EF劃分成3種能力的綜合:


  1. 抑制控制 (Inhibitory Control)
    • 抑制控制,或衝動控制,是指我們自我調節的能力,在面對著內在或外在的誘因時,仍能夠控制住自己的專注、行為、思想和情緒。擁有良好衝動控制的寶寶在執行任務時,不會被與目標無關的刺激阻礙思考,因此能促進訊息處理的過程。

    • 有些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或會很容易分心(例如無法長時間坐定定),或經常亂發脾氣、插嘴、容易憤怒,這些都是自制力不足的表現,長遠會導致更多攻擊、多動、及衝動行為的出現。

    • 其實,未夠一歲的寶寶已經開始展示抑制控制的,例如會在父母的要求時抑制觸摸一些有吸引力的物件。踏入寶寶期時,這能力就會開始更迅速發展,一般來說,家長可以透過生活中的互動、簡單的訓練,讓寶寶學習控制衝動。

  2. 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
    • 工作記憶是腦袋把訊息短暫地保存並作出處理的能力。舉例說,當進行心算時,我們必須先將數字保留在大腦中,才可進行運算,這就是工作記憶了。工作記憶與抑制控制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專注力不足的寶寶,很多時工作記憶能力也較弱,因為他們在保留訊息的過程中很容易分心。像衝動控制一樣,工作記憶在出生的第一年就發展,例如寶寶在10個月大開始,不會再在物體恆存遊戲中犯「AB錯判」:當大人把物件藏匿在同一個地方數次,再在寶寶面前把物件藏到新地方,寶寶會成功在新地方找到物件,這就是工作記憶的雛形了。

    • 更高階的工作記憶,會隨著寶寶成長而慢慢萌芽,家長要輔助其成長,好讓寶寶能適應及應對瞬息萬變的環境,同時令將來學習事半功倍。

  3. 認知靈活性 (Cognitive Flexibility)
    • 認知靈活性,是在思想時改變空間或人際視角,例如在執行任務時把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層面或觀點上。這個能力容許我們依照環境需求改變思考的方法,對於學習時以多方面審視問題,以及適應新環境大有幫助,更是創造力的先決條件。認知靈活性會在約兩歲開始發展,並建基於抑制控制與工作記憶兩個範疇上,因此,家長要在早期為寶寶打好EF的基礎,助他發展靈活的思維。

IQ是天生的,但EF靠後天訓練

既然明白到執行功能的重要性,那麼家長可以如何訓練寶寶的EF呢?很多家長普遍都有種錯覺,以為專注力、管控能力、工作記憶都是「等佢大個咗就會識」,繼而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時間。其實科學證實,執行功能跟隨寶寶年齡而自然提高這種說法絕非必然。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報告指出,執行功能並非與生俱來, 而是由寶寶階段開始,通過不斷反複的練習,慢慢培養出來的。研究更指出,寶寶時的早期訓練,對寶寶上學後各方面的能力都有重大的影響 [3]。科學研究證明,家長在寶寶6個月大時已經可以開始用一些小遊戲,進行有意識的訓練來提高 EF,例如最常見的互動遊戲「躲貓貓」(Peekaboo)、引導寶寶模仿的活動、簡單說話等。

心理學家Adele Diamond進行了長達兩年的研究,將幼稚園的學童分為兩組,第一組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第二組則使用「訓練EF」教學法,並在兩年後再對這些學童進行執行功能評估。結果發現,第二組的整體成績都較第一組好,效果顯著且令人鼓舞 [4]。

寶寶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會面對不同的挑戰,相應的EF執行力訓練也需要不停調整,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寶寶越小,大腦的可塑性就越高,家長切勿錯過發展EF的重要時機!

想閱讀更多育兒資訊?

立即下載ComboKid APP,隨時隨地為寶寶成長作好準備!

參考資料:

  1. Diamond, Adele. Executive Func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64, no. 1, 3 Jan. 2013, pp. 135–168.
  2. Harvard University. Executive Function & Self-Regulation. 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at 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2015.
  3. Harvard University. What Is Executive Function? How Executive Functioning Skills Affect Early Development. 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at Harvard University, 2019.
  4. Newsletter. EF: The School Skill That May Matter More Than IQ.


分享到

相關文章

認知發展

認知發展影響我們如何感知、思考和理解我們身處的世界。

自我身體意識

寶寶形成自我身體意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代表著嬰兒開始感知自己的身體存在,與未來感官發展息息相關。

物體恆存

在嬰兒成長並發展感知能力的過程中,「物體恆存」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所謂的「物體恆存」,是瑞士著名認知心理學家 Jean Piaget 提出的一個專有名詞,描述嬰兒開始意識到「即使東西不在眼前,但知道它仍然存在,而不是沒有了」的情況。這種概念普遍在嬰兒六、七個月大時開始萌芽。

空間概念

空間概念是對物體、位置、方向和距離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分類及組織能力 

分類及組織能力為寶寶日後發展的認知能力立下良好的根基

專注力發展

專注力對寶寶的學習及思維能力尤其重要。

跟隨指令

理解和跟隨指令牽涉到語言、記憶力、專注力等範疇,對於認知、語言和社交能力的發展至關重要。

好奇心

探索力及好奇心(Curiosity)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是驅使我們不斷學習、保持向前、主動獲取新知識及技能的原動力。 孩子自出生以來,便會透過不同的行為去探索這個新奇、陌生的世界。以 1 - 5 歲孩子為例,他們與成年人溝通時,會不斷發問,在一小時會更發問多達107條問題[1],這就是好奇心的表現。